交旅融合促发展,乡村振兴“路”争先

(长安大学未来交通学院 张泰齐)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、引领性、战略性重要地位,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。为深入学习和弘扬筑路精神,凝心聚力共筑乡村振兴, 2024年7月16日至7月18日,长安大学赴重庆巫山“重温涅槃之路·再渝乡村振兴”暑期社会实践队实地走访调研了巫山县下庄村、安静村、白坪村,切实感受巫山县交通与文旅的发展。

“四好农村路”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,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公路工作,就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作出重要指示,明确提出要把农村公路建好、管好、护好、运营好,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、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,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。

图为下庄天路被评为十大最美农村路

乡村振兴,交通先行

7月16日,实践队员来到下庄村,与下庄村村委会展开座谈交流会,并实地调研了“下庄天路”以及下庄人事迹陈列馆,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、“时代楷模”毛相林,下庄村村主任袁孝鑫参与了本次活动。

图为下庄村的绝壁天路

在下庄人事迹陈列馆,实践队员了解到老下庄村四周绝壁合围,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,到县城要走3天,全村的生产生活物资全靠背篓背进山,村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。1997年,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在县里参加干部班培训时,看到原本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家家电灯亮、户户电视唱、路上汽车忙的景象,深受刺激,下定决心修好“下庄天路”,带领村民走出贫困。

图为讲解员为实践队员讲述修路历程

毛相林为实践队员讲述了下庄村近年来的发展。“下庄村百姓以前只能种种地,现在特色产业、旅游,样样都做得很巴适。”毛相林说,下庄村从村口到村里落差达1000多米,以前仅靠绝壁上的一条小路出村。如今,村里人开凿出山路,路通了,在当地就业的机会来了。“扎染人才重拾技艺,开起扎染手工艺坊;村民可以在民宿客房部做卫生、去食堂帮厨、当讲解员,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,下庄人的腰包越来越鼓,生活质量越来越高,精神面貌越来越好。”

织密交通运输网,打通振兴快车道

实践队首先与下庄村委进行实践调研,深入学习下庄村委在推动对各旅游景点道路进行全面改造升级,助推旅游发展和新建设中的实际行动与担当,切身感受道路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。

图为毛相林为实践队员讲述巫山县交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

毛相林强调,巫山县结合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将乡村道路与主要交通干道、旅游公路、产业路等相连相通,有效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。其中竹贤乡下庄村的绝壁天路,成为游客体验乡村美景和文化的热门路线。

图为袁孝鑫为实践队员讲述下庄村交通发展

交通先行领航路,文旅融合助振兴

7月17日至18日,实践队员实地调研了安静村,白坪村,并进入巫山博物馆郑万高铁巫山段建设纪实馆,从乡村交通建设与高铁建设中感悟巫山县交通的迅猛发展。

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郑万高铁建设纪念馆

图为博物馆志愿者为实践队员讲述12306故事

7月17日上午,全体实践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郑万高铁开通事迹,通过一件件实物、一张张照片了解新时代下巫山人的历史轨迹,重温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,学习他们为促进乡村振兴,争建交通强国而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
图为安静村村主任为实践队员讲述安静村交旅融合的发展实况

7月17日下午实践队员实地走访安静村村委会,从安静村村主任处得知安静村近年来大力发展交通,充分利用文旅产业与特色农业,开发云顶、鱼头湾景区,将脆李基地、宁河生态柑橘园、葡萄园发展壮大,为安静村谋得一条乡村振兴的大道。

7月18日实践队员前往白坪村,白坪村村委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实地调研白坪村“石上生花”精品项目,在实践中介绍白坪村如何发展交通,利用当地优势,开展一条农旅融合的新发展之路。

图为白坪村村委书记实地介绍白坪村农旅发展

实践队员了解到,巫山县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,截至2023年底,已建成“四好农村路”里程达到4387公里,实现了行政村通畅率100%、通组通达率100%、通畅率95%、行政村通客率100%、养护列养率100%。

巫山县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实践队员也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交通发展上,助力交通强国建设,共促民族复兴!

供稿:长安大学赴重庆巫山“重温涅槃之路·再渝乡村振兴”暑期社会实践队 张泰齐

供图:长安大学赴重庆巫山“重温涅槃之路·再渝乡村振兴”暑期社会实践队 张泰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