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心筑梦西樵,青春书写担当 ——广东二师“梦飞翔”实践团赴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东碧社区开展暑期实践

一、团队简介

为积极响应“百千万”工程号召,广东二师“梦飞翔”实践团的16名成员于2025年7月17日至26日,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东碧社区开展了以教育帮扶、社区服务和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实践活动。团队成员皆为物信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和物理教育专业的师范生,大家分工明确,在兴趣课堂中化身“小老师”,在社区服务中担当志愿者,在研学路线设计中成为文化探寻者。实践队通过17门特色兴趣课、入户防蚊宣传、西樵山研学路线设计等活动,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丰富的暑期体验,也为社区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,得到了居民和当地团委的高度认可。

二、实践内容

(一)基层服务:用行动守护社区安宁

夜幕降临,东碧社区的路灯次第亮起,实践团16名成员分成六组,在余健华书记、区艳华副书记、社区工作人员们的带领下开始逐栋逐户的入户探访。成员们微笑着递上防蚊宣传单,送上蚊香,仔细询问并记录每户的人口数量及积水点位。遇到需要帮助的住户,大家立刻动手倒掉陈水、换上新水,共计宣传服务户数一百余户。汗水浸湿了衣背,但居民一句“辛苦你们啦”就让疲惫烟消云散。

防疫工作会议现场及实践团成员的志愿实践记录

清晨的阳光洒满西樵山,队员们带着工具来到山上开展志愿服务。大家分工合作,有的除草,有的进行消杀,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。经过努力,山间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,为游客和当地居民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氛围。

实践团志愿者成员在西樵山进行除草消虫,奔赴防疫一线

(二)文化赋能:以讲座点亮文学之光

7月22日下午,东碧社区联合南海区作家协会举办了“如何才能提高写作水平”校园文学讲座,邀请到佛山市作家协会理事、南海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罗惜坤老师为孩子们授课。罗老师以自身创作经历为引,讲解了写作需具备的“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”,还通过案例分析传授记叙文写作技巧。孩子们积极提问,在交流中收获颇丰。社区党委书记余健华表示,将持续引进优质文化资源,助力青少年成长。

罗惜坤老师正在生动地讲解写作技巧,孩子们认真聆听

(三)兴趣课堂:让童心在快乐中绽放

17门特色兴趣课为45个孩子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。在石膏娃娃课上,孩子们用颜料为娃娃“穿衣”;折纸课上,纸飞机、千纸鹤从指尖诞生;泡泡课上,巨大的泡泡承载着欢笑飞向天空;不织布课堂上,威风的醒狮在孩子们手中跃动;漆扇课上,斑斓的童话在扇面晕染……每一堂课都充满了惊喜与欢乐。

兴趣课程图片记录

孩子们的精彩手工作品

(四)研学路线调研:用脚步丈量古村文化

西樵山成为了实践团的“露天课堂”。队员们围绕自然环境、人文历史、社会需求三个维度展开调研,记录下可开发研学点位,识别出多样动植物并评估互动安全性,并收集多方需求,最终汇成《西樵山青少年研学路线》成果,为中小学生及亲子群体提供了贴近本土的研学选择。

实践队员在西樵山实地调研,为研学路线设计收集资料

三、成果总结

本次实践成果丰硕,为期六天的兴趣课堂服务45名小学生,课程深受喜爱,得到家长高度肯定;入户探访覆盖东碧社区一百余户居民,有效传播防蚊知识,降低蚊虫滋生及疾病传播风险;完成的西樵山研学路线兼顾文化与自然教育,助力青少年了解本土文化;团队的志愿服务获得居民广泛认可,提升了在社区的影响力。队长杨子松同学说:“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付出的意义,孩子们的笑容是最珍贵的礼物。”

四、结语

青春的脚步从未停歇,“梦飞翔”实践队在西樵山留下的不仅是足迹,更是对责任与担当的诠释。未来,团队成员将继续播撒的教育种子,为基层教育事业和文化传承书写属于师范生的青春答卷。

(作者:杨子松)